前言: 本文章沒有建議買賣任何股票,投資都有風險,請注意。
個人買進任何一檔股票時,主要會有幾各大原則會先看。
1. 董監事持股與設質股數
這項的理由很簡單,我相信任何一個有責任心且真正認為這家公司是自己最重要的工作重心的話,
那董事們的持股一定要佔有相當的比例才是合理的。這項資料可以上公開資訊觀測站查到。
在今天(2010/3/12)的情況是,大豐電董事長個人就佔了公司所有股權的10.1%左右,
再加上內部人關係人的持股有3.5%,總共就是13.6%。 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比例。
其餘的大股東兼董事是4家投資公司,也佔了約13.6%,所以籌碼是相對穩定的,
且有什麼風吹早動也很容易追蹤的到。再來就是全部的董事都沒有設質股數,這是非常好的。
2. 長期負債
這項也很容易理解,一家好的公司是不該有大量的負債。
那大豐電這一項是誇張的滿分,因為完全沒有長期負債。
3. 營運狀況
這項我最先都會看連續幾年的EPS,看是否穩定。底下是過去八年的一些基本狀況。
年度 |
稅後淨利率 |
稅後EPS |
股利 | 股利配發率 |
97 | 30.27% | 3.09 | 3.00 | 0.97 |
96 | 39.11% | 4.01 | 3.30 | 0.82 |
95 | 41.26% | 3.87 | 3.00 | 0.77 |
94 | 37.68% | 3.49 | 3.00 | 0.86 |
93 | 36.64% | 3.85 | 3.00 | 0.78 |
92 | 33.41% | 4.01 | 3.00 | 0.75 |
91 | 27.78% | 3.15 | 2.80 | 0.89 |
90 | 28.13% | 2.35 | 2.00 | 0.85 |
我們可以看到在90跟91年剛開始的時候第四台還沒整合(壟斷)的時候,才只有約3塊錢左右的EPS。
之後大致上就都是在3.5~4.0之間遊走,但是97年卻又只有3.09。
這是因為當初大豐電的業外投資損失所導致的,這就是現金太多又亂投資的下場。
後來總經理有出來說明,業外投資都會收回來。且看來是會保守一陣子了。
那股利的配發率也還算穩定,八年下來就是約0.83左右,在97年會特別高的原因,
是大豐電方面當初有承諾說,每年起碼要發3塊錢股利為努力的基本目標。
這也看的出來一家公司的誠信與否。這方面大豐電倒是做的很不錯。
那去年(98年度)前三季的狀況是賺了3.26,全年應該可以4.3~4.4左右,就又恢復往年水準。
分發的股息預估應該是落在3.5~3.6左右,加上大豐電的扣抵稅率也都是30%以上,
所以用10%的投資報酬率來算,我個人買進最高價是以45塊錢為最上限。
4. 基本面
對我來講,我是拿來賺股息的投資人,那投資一家公司最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要穩定。
那一家公司要穩定的話,最好就是沒有競爭者來搶飯碗,越壟斷越好。
那大豐電這方面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在目前台灣有線電視的生態下,一般民眾也沒得選擇。
想看有線電視,就只能跟當地唯一的業者來接洽。
所以唯一要擔心的就是NCC了,不過在很多地方立委都是有線電視的大股東底下。
要有非常大的改變也是不太容易的,另外一點就是要看網路電視的狀況。
中華電信的MOD的確有可能瓜分到這塊市場,不過因為有線電視業者的強烈作梗之下,
許多頻道沒法在MOD上面撥放,那MOD勢必也沒辦法有所作為。
再來就是也不可能所有用戶一夕之間全部都不看有線電視了,所以要關注大豐電的狀況非常簡單。
只要每個月10號公佈營收的時候去注意一下,大豐有線電視裡頭每個月都會更新,
主要就是注意視訊收入那一項,如果逐漸出現衰退的話,那就要開始注意了。
其餘時間就不要去理他吧,等每年的8月領股息就好了。
注意事項:
因為股本非常的小,然後股權也都集中在董事跟大股東身上(這算是好事),所以市面上的流通量很小
每天的成交量很少,最少的時候可能不到10張,多的時候也不過幾百張。
所以可能會遇到系統性風險,也就是想賣的時候賣不出去,所以以投資風險來講,
不適合佔太多個人投資比例,不過也是端看每個人所能承受風險的程度。
大豐電佔了我個人股票投資的12%左右。
對我而言,我是把他的收益當作我日常固定開銷的支出來算。
也就是說拿他發的股息來支出我的有線電視費用,手機通話費用等等的。
畢竟都要繳錢出去給有線電視業者的話,不如當他的股東,想成是繳錢給自己…
同理可證,也不難想像為何我是中華電信的股東。
PS: 關於個人持股相關的文章,我會固定在季報或是有重大訊息時,持續追蹤分析。
主要是給我自己紀錄跟買賣個人持股前,可以再次檢視與省思。
By Pennyfox